一、起源
杨露禅从河南陈家沟陈长兴处学得太极拳后,传入北京,创立杨式太极拳。清同治(1862——1874)年间,宗师杨露禅被聘于皇宫端王(载漪)府,教授太极拳。端王代之甚厚,礼仪有加。多年后,端王谓宗师曰:“小王待师可谓甚厚,何无优秀学生,以为我用?”宗师曰:“有之。余注意三人,可传吾艺。”此三人即为凌山(满族人)、万春(汉族人)、全佑(满族人)。此后,端王命三人从宗师学太极拳。技艺大进。全佑等人同王爷、贝勒一同学习太极拳,因是仆人,不能称呼师兄弟。露禅怕三人因辈分获罪,命三人拜儿子杨班候为师。实际三人之拳技均是杨露禅所教。经数年苦学勤练,三人各得所长。凌山善发劲,万春得刚劲,全佑则长于柔化。
全佑(1834——1902年)性格外柔内刚,慷慨正义,学拳笃实,奉师最孝,有时胜于亲子。露禅感其诚,倾囊相授。再拜班候为师。杨班候乃得家父与太极大师武禹襄传承,技艺非凡,得其传授。全佑兼得杨氏父子所长,名噪京城。人称“全三爷”。一次,全佑见一壮健军人殴打商贩,上前阻止。军人自负孔武有力。见全佑斯文,以为可欺,一言不和则拳脚相加。然攻势凌厉,被化为乌有,如蜻蜓撼树。不见全佑身躯动,军人却不知不觉被发出。全佑告戒军人,不可自负拳技,欺凌百姓。军人不以此为戒,反而召集同营多人,找全佑复仇。来人虽多,沾不上全佑之身。皆不知不觉被发出。众人一打听,方知全佑武功之身份,遂赔礼盟誓,永记教训。
十九世纪末(约1898年),全佑开始授拳。从学者有王茂斋、吴鉴泉(全佑子,1870———1942年。民国后随汉俗以老姓的第一音“吴”为姓。)郭松亭、常远亭、夏公甫、齐阁臣等人。